保持自由的创作状态——许鸿飞肥女系列雕塑欣赏
每年举办一次个人作品展览,作品则以“肥”为主题,从个体到组合到群体到肥瘦的对比不断丰富,这“肥女人”系列雕塑作品,已经成了广州雕塑院副院长许鸿飞的标志,他的个人展从广州、深圳、香港起步,一直办到了法国。
说起雕塑家许鸿飞,也许圈外的人不是很熟悉。但提起“肥”女人雕塑系列,一定有很多人在雕塑公园或别的地方看到过;再谈到许鸿飞的工作室“石磨坊”,艺术家们则就少有不知了。但没去过的人绝对无法想象——整整三层,兼具沙龙、画廊、咖啡厅、工作室等诸多功能,从整体的设计到细节的装饰,全都经过精致的艺术设计,难怪这是艺术家们的向往之地。工作室还收有多幅黄永玉的画作,其中更有广东所藏的黄永玉的最大的一幅画,长达8米。
许鸿飞与黄永玉的忘年交是圈中人特别艳羡的一件事,而许鸿飞也表示,是黄永玉先生给了他走向“肥”女人系列雕塑的信心,同时也给了他一种艺术的态度,那就是玩的艺术。结果这个“玩”出来的系列成了许鸿飞的标志,渐渐地开始有收藏家收藏。今年年初,法国鲁瓦扬市的艺术家到广州来想看几个雕塑家的作品,一到“石磨坊”就走不动了,结果就有了6月的法国展览。而如今,许鸿飞的单件作品定价在人民币5万元至10万元之间,而且是限量版,同一件作品他一般只做5件,最多做8件。
从“肥”中找到快乐和艺术的灵感,是许鸿飞的另一个收获。他说自己第一次见到一个280斤的女人的时候是在一家咖啡厅里,当时他正无聊得想走,突然看见一团黑影移了进来,那种冲击力是无法形容的。许鸿飞对“肥”的理解多了一层快乐:“肥的人在生活中的一切行为,其实可以造成一种紧张感,像《追风》、 《拉琴》等作品,分别以学骑自行车和学拉二胡为题材,寻常人做,可能就没什么效果,但肥的人做,那种与生活隔离的戏剧感和张力就出来了,而且别具一种轻松与幽默。”
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艺术家来说,向底层往往只是一个姿态,因为底层其实与艺术家的生活有很大距离。许鸿飞相信有什么样的生活,就有什么样的艺术。
问许鸿飞,在艺术之外再选一样不可分离的东西是什么,他说是旅游。许鸿飞的旅游堪称奢侈之旅,他每隔一个月就出国一次,住的都是五星级宾馆,他说:“星级酒店的艺术廊里常常陈列着级别非常高的陈列品。此外我通常都会去当地的艺术展览馆,还有时尚集中地。”
在中国,有很多艺术家是向下看、向底层寻找灵感。许鸿飞说,那不是他的生活。事实上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艺术家来说,向底层往往只是一个姿态,因为真正的底层其实与艺术家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。 “艺术家是分群的,年轻的人没有机会出国,没法走得更远,他们可以去西藏这些地方。但艺术不能跟风,不能从众,所以我选择去发达的地方,那些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厚重感的地方.那些更为时尚的地方。”而这既是生活的态度,也是艺术的态度。 “对我来说,最重要的就是作品能够流通,能被认同。艺术的追求也一样,很多人也在追求,比如追求自己的作品一定要进美术室什么的,这是很刻意的,生活和艺术是混在一起的,有什么样的生活,就有什么样的艺术。”
“玩”也不是随意的,是一种自由的创作状态,不为名利所系,却又自有其创作的规律和热情。许鸿飞一直在思考中,也一直保持着创作的热情。
对一个艺术家来说,艺术最高的境界,就是自由。说起自己最向往的状态,许鸿飞说就是自由随意的生活,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不用跟风,不用擦鞋。”
就像如今,一个“玩”字,就是许鸿飞艺术创作的写照,“当然,‘玩’也不是随意的,是一种自由的创作状态,不为名利所系,却又自有其创作的规律和热情。和有些雕塑家一年都只为展览的参展作品而做作品不同,我一直在想要怎么丰富我的艺术题材,所以一直在思考中,也一直保持着创作的热情。”许鸿飞说。
有人说他的作品为什么定价这么高,别的大师级的人都没这么高。许鸿飞说: “这证明我的作品在流通,有收藏家在收藏,而且每一年作品都在升值,所以收藏家们也很有信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