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旅导报三彩画廊艺术专版--张东篇

本站原创 佚名 3024

氤氲,空灵,后岭南!(图)


news.dayoo.com   2004年02月19日 15:32   来源: 商旅导报

  在我看来,氤氲,应是丰实、丰盈,是一种美,一种气蕴灵动之美,一种精力弥满之美。

  空灵,则是空诸一切,心无挂碍,冰清玉洁,和世务暂时绝缘。正所谓,“境至静矣,而此中有人,如隔蓬山,思之思之,遂由静而见深。”此乃艺术追求之佳境。

  氤氲、空灵,似乎是一对最佳的“搭档”,又似乎是一对矛盾。但又是许许多多艺术家追求欲达之境界,是不争之事实。不像时下,岭南文化与岭南画派的争论,此起彼伏,愈演愈战愈烈,似乎要进入另一场“文化大革命”。有学者提出要用珠江文化取代岭南文化,更有好事者断言,岭南画派已划上了句号。此言一出,岭坛哗然,随之而来,又是一番番一出出你争我斗,拉开了一场场“公婆之战”!到底岭南画派怎么了?记者与岭南画派弟子、后岭南发起人之一、广州美术学院老师张东,就“岭南”与“后岭南”有关话题展开了对话。

  记者:时下有人断言,岭南画派应划上句号?

  张东:岭南画派划上句号是某些人的感觉而已,关键是岭南画派这一定义,至今尚为模糊不清,正因为这种模糊,才带来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,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话与猜测。

  岭南画派的产生,其初衷是对传统绘画的革新,正因为革新,对传统绘画精神的把握尚存在些不足或者欠妥之处,很多人过于依赖西画的观察方法进行创作,因此存在对传统绘画的研究不深入、不彻底。要研究中国绘画应吃透传统绘画的东西再来谈创新。同时又要把握当代绘画的气息。要么很传统,要么很现代,而岭南画派往往缺少这些东西。不管怎样,我始终认为艺术只是现象,不存在前进与倒退,它有的是不断的探索与发展。

  记者:你认为岭南画派的优点在哪?它有何不足之处?

  张东:注重对生活的真切感受,注重现场感受,反对笔墨游戏。但同时,这种长处又是它的短处。很多人过份依赖西洋画的光、影等等造型因素,缺乏中国画特有的韵味。

  记者:作为“后岭南”的生力军,你的作品被称为是另一种岭南风格,这是为什么?

  张东:正是针对上述问题,我在绘画中注重对传统的深透,同时更注重其现代感及现代精神,并努力把传统与现代的相互碰撞拧合起来,因而作品中往往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,被评论家称为“另一种岭南风格”。

  记者:在你的作品中,我们看到一种氤氲与空灵的美感,你为何选择这种表现手法?

  张东:这是一种技巧,一种状态,一种升华,抑或一种风格。都是,都不是,反正我说不清。或许,这是我热衷于用佛教文化的思考方式去进行创作罢了。(记者插:其实,宗教也好,哲学也罢,都是艺术发展的“左邻右舍”,是根与本,是唇与齿的关系,不是吗?艺术从它左邻“宗教”获得深厚的热情的灌溉,又从它的右邻“哲学”获得深隽的人生智慧、宇宙观念,使它能执行“人生批评”和“人生启示”的任务。)

  记者:“我看青山多妩媚”,而你如何营造这妩媚的“青山”?

  张东:我的作品中追求一种具象中的抽象,一种古典与现代的融合,譬如同是青绿山水,我就尝试过多种形式画法,《霜晨》一作,学的是张僧繇,取法较为高古,而《雨季》学的则是西方原始画派的卢梭,形式力求清新,虽同是青绿画法,但根基却是不同,跳跃很大,这是一个消化过程,以后可能还会尝试运用新材料。也有人说,在我的画中,有着一种禅意。

  记者:情自然,境自然,你是怎样在作品中表达这种自然?

  张东:中国有句古话:虽不能之,心向往之。我的作品力求情与境的交融与结合。追求具有无限生机和无边深情的深邃空灵意境和苍茫宇宙意识,使作品精神空间中流溢着物我浑一的梦幻之光。

  记者:作为“后岭南”一员,你是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岭南画派的?

  张东:称“岭南”也好,“后岭南”也罢,这些都不要紧,要紧的是中国传统的东西不能丢,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,但也不能“全盘照搬”,又不能“全盘西化”,更不能肯定或否定一切。要在继承中求发展,再求创新。“岭南人”的务实精神,是可贵的。这是一种充满生机活力,一种富于创新的精神。

  “岭南画派”的甜甜美美,精精巧巧,实实在在的风格,都应该继承与发展。如果把我定成“后岭南”的话,在概念上应属岭南文化精神的一部分。或许,这仅是一种角度的跳跃关系,但内核没变,只有这样,才能在“岭南”中找到“后岭南”的真正定位。

  其实,在画画时,我忘记自己是哪个派的,只要能引起震撼的、有共鸣的,都学。

  记者:“后岭南”与“岭南”有何不同?

  张东:其一,“后岭南”应是把眼光定位在大文化范围内,而非区域性的。其实,“岭南”早在上世纪也曾借鉴西洋画法,只是限于日本而已。其二,“后岭南”不把艺术创作定位在一种绘画语言的某种技巧或样式上,而要看看岭南精神是什么。其三,要吃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,看清东方文化的本质。

  记者:人们往往把岭南画派与“雅”“俗”扯在一块。

  张东:有人认为,岭南文化是“俗”文化,其作品往往易媚俗。但“物极必反”。当事物“俗”到极至时,就变“雅”。正如潮汕木雕一样,金灿灿、光闪闪的佛像什么的?初看,很俗,细看,又很雅。所以,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界定艺术创作的“雅”与“俗”。当然,他们的转化需要有文化的积累,有文化的洞察力,只有这样才能把握“岭南”,甚至“后岭南”发展的命脉。这样,人们看到的“后岭南”,就不会是媚俗的东西,而是充满氤氲,充满空灵。

  (记者:这是艺术心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!由能空、能舍,而后能深、能实,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无不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呈露于前。看来,这是“后岭南”这些“后生辈”所要突破创新之灵魂了!)·记者张泽明·